贵州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沉积岩王国、喀斯特王国和古生物王国。 近年来,在贵州观赏石产业与文化发展的推动下,贵州观赏石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渐渐浮出水面,为大家所认知。 2012年,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贵州省观赏石协会开展了全省观赏石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贵州观赏石资源家底,用科学的资料与数据,揭开了贵州观赏石资源王国的神秘面纱。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是山水的天下,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类型齐全,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古生物化石绚丽多彩,造就了贵州观赏石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和分布广泛的总体格局(图1)。《贵州省观赏石资源调查及编图》成果表明,观赏石类型包括岩石类观赏石、矿物类观赏石、化石类观赏石、陨石类观赏石和其它类观赏石,五大类型齐全(表1)。
表1 贵州主要石种表
序号 | 石 种 | 产 地 | 产状 | 审美 | 岩 性 | 1 | 乌江石 | 乌江流域 | 水冲 | 造型石、图纹石 | 灰岩、硅泥质粉砂岩 | 2 | 锦江石 | 锦江流域 | 水冲 | 图纹石 | 浅变质岩 | 3 | 乌蒙千层石 | 黔西、遵义松林 | 山采 | 造型石 | 灰岩、白云质灰岩 | 4 | 乌蒙彩纹石 | 黔西县 | 山采 | 造型石 | 白云质灰岩、含泥质灰岩 | 5 | 乌蒙磬石 | 威宁、赫章、黔西 | 山采 | 造型石 | 灰岩、白云质灰岩 | 6 | 乌蒙石(北盘江石) | 北盘江上游河段 | 水冲 | 造型石、图纹石 | 多岩性 | 7 | 贵州青 | 清水江流域 | 水冲 | 造型石 | 浅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硅质板岩 | 8 | 普定红梅石 | 安顺普定县 | 山采 | 图纹石、造型石 | 核形石灰岩 | 9 | 普定麻子石 | 安顺普定县 | 山采 | 图纹石、造型石 | 核形石灰岩、鲕粒灰岩 | 10 | 马场石 | 普定县马场河流域 | 水冲 | 造型石,色质石 | 蚀变硅质岩 | 11 | 马场红 | 安顺马场河流域 | 水冲 | 造型石,色质石 | 蚀变硅质岩 | 12 | 普定铜石 | 普定县马场河流域 | 水冲 | 造型石 | 硅质灰岩 | 13 | 安顺贵妃石 | 安顺市 | 水冲 | 造型石 | 石灰岩(铁红色) | 14 | 安顺蜡染石 | 安顺市 | 山采 | 图纹石 | 石灰岩 | 15 | 象牙石 | 平坝县斯拉河段 | 水冲 | 造型石 | 石灰岩 | 16 | 墨焦石 | 平坝县斯拉河段 | 水冲 | 造型石 | 墨黑色硅质岩 | 17 | 柳江石 | 都柳江河段 | 水冲 | 造型石、图纹石 | 浅变质岩 | 18 | 蒙江石(贵州黑) | 罗甸蒙江河段 | 水冲 | 造型石 | 灰岩、含泥质灰岩 | 19 | 罗甸卷纹石 | 罗甸蒙江河段 | 水冲 | 图纹石 | 硅化条带灰岩 | 20 | 罗甸石 | 罗甸红水河 | 水冲 | 造型石 | 多岩性 | 21 | 盘江石 | 盘江流域 | 水冲 | 造型石 | 灰岩、泥质灰岩 | 22 | 黔太湖石 | 省内多处 | 山采 水冲 | 造型石 | 溶蚀灰岩、白云质灰岩 | 23 | (黔南)结核石 | 省内多处 | 山采 | 造型石 | 灰岩、含泥质灰岩 | 24 | 钟乳石 | 六枝县、水城县、织金县 | 山采 | 造型石 | 石灰华(石钟乳) | 25 | 罗甸花斑玉 | 红水河上游濛江 | 水冲 | 图纹石 | 硅化灰岩泥灰岩、含透闪石灰岩 | 26 | 安龙陨石 | 安龙县 | 山采 | 特种石 | 普通球粒陨石 | 27 | 清镇陨石 | 清镇市 | 山采 | 特种石 |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 | 28 | 紫袍玉带石 | 江口县、印江县 | 山采 | 图纹石 | 绢云母板岩夹斑脱岩 | 29 | 国画石 | 江口县、印江县 | 山采 | 图纹工艺石 | 绢云母板岩 | 30 | 罗甸玉 | 罗甸县、望谟县 | | 色质工艺石 | 透闪石岩 | 31 | 贵翠 | 晴隆县大厂 | 山采 | 色质工艺石 | 硅质岩 | 32 | 玛瑙 | 六盘水市、毕节市、晴隆县 | 山采 | 矿物石,纹质工艺石 | 硅质岩 | 33 | 猫眼石 | 罗甸县 | 山采 | 纹质工艺石 | 硅质岩 | 34 | 罗甸水墨玉 | 罗甸县 | 山采 | 图纹工艺石 | 灰岩、硅化灰岩 | 35 | 菊花石 | 遵义市 | 山采 | 图纹工艺石 | 灰岩 | 36 | 平塘草花石 | 平塘县 | 山采 | 图纹工艺石 | 粘土岩 | 37 | 贵州鸡血石 | 省内多处 | 山采 | 色质工艺石 | 含汞碳酸盐岩 | 38 | 辰砂晶体 | 省内多处 | 山采洞穴 | 晶体石 | 辰砂 | 39 | 萤石晶簇 | 省内多处 | 山采 | 晶体石 | 萤石 | 40 | 重晶石晶体 | 安顺市 | 山采 | 晶体石 | 重晶石 | | | | | | | 41 | 铅锌矿晶体 | 省内多处 | 山采 | 晶体石 | 闪锌矿、方铅矿 | 42 | 黄铁矿晶体 | 大方县、金沙县、黔西县、晴隆县、盘县 | 山采 | 晶体石 | 黄铁矿 | 43 | 水晶 | 晴隆县、罗甸县、黎平县、锦屏县、盘县 | 山采 | 晶体石 | 石英 | 44 | 石膏晶簇 | 晴隆县 | 山采、 洞穴 | 晶体石 | 石膏 | 45 | 辉锑矿晶簇 | 晴隆县 | 山采 | 晶体石 | 辉锑矿 | 46 | 方解石晶簇 | 晴隆县、六枝县、水城县、盘县 | 山采 | 晶体石 | 方解石 | 47 | 冰洲石 | 望谟县、罗甸县、晴隆县、盘县、水城 | 山采 | 晶体石 | 方解石 | 48 | 钟乳石 | 省内多地 | 洞穴 | 造型石 | 方解石 | 49 | 木纹石(钙华) | 晴隆县、绥阳县 | 洞穴 | 造型石 | 方解石 | 50 | 石膏卷曲石 | 晴隆县、绥阳县 | 洞穴 | 造型石 | 石膏 | 51 | 纹石晶簇 | 晴隆县 | 山采 | 晶体石 | 纹石 | 52 | 雄黄晶簇 | 思南县、六枝县、册亨县 | 山采 | 晶体石、晶簇石 | 雄黄 | 53 | 雌黄晶簇 | 六枝县、册亨县 | 山采 | 晶体石、晶簇石 | 雌黄 | 54 | 自然金 | 天柱县 | 山采 | 晶体石 | 金 | 55 | 金刚石晶体 | 镇远县 | 山采 | 晶体石 | 金刚石 | 56 | 七彩石 | 晴隆县 | 山采 | 晶体石 | 褐铁矿 | 57 | 海百合 | 关岭县、兴义市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58 | 鳍龙类 | 盘县、兴义市、贵阳市青岩镇、仁怀县茅台镇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59 | 鱼龙类 | 关岭县、兴义市、盘县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0 | 龟龙类 | 关岭县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1 | 海龙类 | 关岭县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2 | 原龙类 | 盘县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3 | 龟鳖类 | 关岭县、盘县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4 | 恐龙类 | 平坝县、大方县、息烽县、六枝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5 | 鱼类 | 黔西南州、盘县、关岭县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6 | 虾 | 黔西南州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7 | 角石 | 省内多处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8 | 菊石 | 省内多处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69 | 珊瑚 | 省内多处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70 | 海绵礁 | 省内多处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71 | 双壳类 | 黔南州、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72 | 腕足类 | 黔南州、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 | 山采 | 化石 | 生物灰岩 | 73 | 三叶虫 | 遵义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六枝、晴隆 | 山采 | 化石 | 生物泥岩 | 74 | 黔羽枝植物化石 | 凤冈县 | 山采 | 化石 | 植屑粉砂质泥岩 | 75 | 晚三叠世植物化石 | 安龙县 | 山采 | 化石 | 植屑粉砂质泥岩 | 76 | 侏罗纪硅化木 | 赤水县 | 山采 | 化石 | 硅质岩 | 77 | 遗迹化石 | 贵阳市、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 | 山采 | 化石 | 灰岩、含泥质灰岩 | 78 | 其它类观赏石 | 省内多地 | 洞穴 | 古石器 | 灰岩 | 79 | 晚二叠华夏植物群 | 六盘水、毕节市 | 山采 | 化石 | 灰岩 | 80 | 古近系被子植物 | 盘县石脑 | 山采 | 化石 | 碎屑岩
|

一、岩石类观赏石 岩石类观赏石是贵州主要的观赏石类型之一。已发现的石种涵盖造型石、图纹石和色质石、工艺石及事件石等全部亚类,及其过渡性石类的观赏石。按照成因和赋存条件分类包括了水冲石、山采石、洞穴石等(表1)。 (一)水冲石类观赏石 贵州位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区,水冲石类观赏石主要产于乌江、南盘江、北盘江、锦江、清水江等水系及其主要支流(图1)。由于高原表面起伏复杂,河流众多,且河流坡降甚大、水势凶猛,原岩在崩解滚落到河床中后,长时间受流水冲击磨蚀、溶蚀和浸泡,形成外表光滑圆润、原岩纹理清晰的水冲石类造型石和图纹石,或形成质佳色美皮润的水冲石类色质石。有许多水冲石(尤其是乌江石和盘江石)常常是型、纹兼备,或型、质具佳,或纹、质兼具的观赏石(如普定马场石)。 (二)山采石类观赏石 贵州的山采石类观赏石分布广泛。山采石主要指地表石和地埋石。其中以碳酸盐岩类岩石为主风化形成的观赏石,以造型石类为主,兼有图纹石,或型纹石,集中分布的区域主要在省的中、西部(见图1)。而作为工艺石的色质石、图纹石,如紫袍玉带、罗甸玉、贵翠(晴隆玉)、鸡血石、国画石、罗甸水墨玉、草花石等在省内多地零星分布。 (三)洞穴石类观赏石 贵州的洞穴石类观赏石也极丰富。贵州碳酸盐岩山地分布极广,因此有许多溶洞,著名的有织金县的织金洞、安顺市的龙宫、绥阳县的双河洞、丹寨县的金瓜洞、天柱县的金山洞、凯里市的渔洞、开阳县的冯三洞等等。这些洞中常有与溶洞形成有关的洞穴石类观赏石,形成特殊的造型石或图纹石。钟乳石是一类与溶洞中的石钟乳生长有关的观赏石。除了各种钟乳石(如石柱、石笋、石瀑等),洞穴石类还有岩溶垮塌后重新胶结而形成的溶塌角砾岩观赏石,或因析出沉淀重结晶而形成的玛瑙文状钙华观赏石(俗称木纹石)。洞穴中的石膏常见形成造型、优美的卷曲石等。此外,洞穴石的一大类型为文化石类观赏石,主要是古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装饰用石器。贵州的各州市均有古人类活动文化遗存,并有大量丰富的石器产出,但仅作为文物研究及保存,在博物馆作为考古文物展出,未做观赏石进行特殊的开发利用。
图1 贵州省主要观赏石资源分布图

(四)陨石类观赏石 近代发现的陨石有分别陨落于黔西南州安龙县的安龙陨石和贵阳市清镇陨石,均为球粒陨石。从资料上查阅到福泉县、正安县、沿河县、瓮安县和独山县麻尾等地历史上曾发生过陨石陨落事件。 二、矿物类观赏石 贵州省所产的矿物类观赏石以低温热液矿物和沉积矿物晶体为特色,分布较广,品种较多(见图2-1)。以辰砂、辉锑矿和贵翠,以及与之共生的方解石、萤石、雄黄、雌黄、石膏等矿物晶体最受青睐。主要产于铜仁市的万山特区、黔西南州的晴隆县、毕节市赫章县等地。还有一些方解石和石膏的晶体主要产于各地的溶洞中。贵州矿物类观赏石晶体或晶簇大多具有造型美观或色泽艳丽的特点。 另外,一些矿物类观赏石如晴隆玉(贵翠)、罗甸玉(透闪石玉)、鸡血石(含汞岩石)、猫眼石英、萤石等,是作为工艺石的原料开发利用。 三、化石类观赏石 贵州大地埋藏并保存下来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且门类齐全,从地球上最古老的元古代动物化石到晚近原始人类化石具有,堪称是一座天然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一部内容齐全丰厚的生命史书,由此成就了贵州的化石类观赏石极具特色,成就了贵州“古生物王国”之称,是一座天然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特别是瓮安生物群、江口庙河型生物群、牛蹄塘生物群、杷榔生物群、凯里生物群、凤冈硐卡拉黔羽枝维管植物群、青岩生物群、盘县生物群、兴义生物群、关岭生物群、六班盘水和毕节的华夏植物群、盘县石脑哺乳动物群与被子植物群、盘县坪地第四系被子植物群、及盘县大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等众多的生物化石群(见图1)异常珍贵,所产化石保存完好,构造和纹饰非常丰富、清晰,形态异常精美,为世界所瞩目!这些令人惊叹的化石群宝库为多门类生物进化及地球发展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普及科学知识提供了实物例证,不论是在地质学界和古生物学界还是赏石界及收藏界都久负盛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贵州是山水的天下,产出多类岩石矿物和古生物化石,为各种观赏石的产出提供了极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据《贵州省观赏石资源调查及编图》成果,贵州9个州、市均有观赏石产出,目前有观赏石产出的县(市)达46个(图2、表2),总体上表现为产地多,石种多、量大、质好。其中尤以铜仁市、毕节市、黔东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的观赏石种类较丰富。贵阳市和遵义市的观赏石种类发现及开发利用较少,观赏石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很好发掘。
图2 贵州省主要观赏石资源分布图

表2 贵州观赏石主要产地统计表 序号 | 产地 | 石种 | 1 | 铜 仁 市 | 碧江区 | 锦江石,朱砂、贵州鸡血石 | 2 | 务川县 | 萤石,朱砂、贵州鸡血石 | 3 | 万山区 | 朱砂、贵州鸡血石 | 4 | 沿河县 | 乌江石 | 5 | 德江县 | 乌江石 | 6 | 江口县 | 紫袍玉带石,国画石,锦江石,朱砂、贵州鸡血石 | 7 | 遵 义 市 | 汇川区 | 遵义千层石 | 8 | 红花岗区 | 遵义千层石 | 9 | 遵义县 | 遵义千层石、遵义菊花石(20万遵义幅栖霞下中部) | 10 | 毕 节 市 | 七星关区 | 乌蒙石,玛瑙,侏罗纪硅化木 | 11 | 威宁县 | 乌蒙石,玛瑙,铅锌矿,黔太湖石 | 12 | 赫章县 | 乌蒙石,玛瑙,铅锌矿 | 13 | 大方县 | 黄铁矿晶体 | 14 | 黔西县 | 朱砂、鸡血石,乌蒙石(乌蒙磬石、乌蒙千层石、乌蒙彩纹石) | 15 | 织金县 | 黔太湖石(含园林石) | 16 | 贵 阳 市 | 息烽县 | 朱砂、鸡血石 | 17 | 花溪区 | 三叠纪遗迹化石 | 18 | 黔 东 南 州 | 剑河县 | 清水江石(贵州青) | 19 | 锦屏县 | 清水江石(贵州青),水晶 | 20 | 天柱县 | 清水江石(贵州青) | 21 | 黎平县 | 水晶 | 22 | 榕江县 | 柳江石 | 23 | 从江县 | 柳江石,矿物晶体(石榴子石) | 24 | 六 盘 水 市 | 水城县 | 铅锌矿,北盘江石、玛瑙、都格石、萤石、重晶石、华夏植物化石、铜石、珊瑚、菊石等 | 25 | 盘县 | 贵翠彩石,盘县生物群,煤精石、黄铁矿、水晶 | 26 | 六枝特区 | 北盘江石,墨焦石(煤精石)、夜郎红、雄黄等 | 钟山区 | 华夏植物化石、方铅矿、闪锌矿、腕足化石等 | 27 | 安 顺 市 | 西秀区 | 安顺蜡染石,安顺贵妃石 | 28 | 平坝县 | 象牙石,墨焦石(煤精石) | 29 | 普定县 | 普定红梅石,普定麻子石、马场红石、马场绿石、马场铜石 硅化木(桫椤玉) | 30 | 关岭县 | 关岭黔太湖石,关岭生物群 | 31 | 镇宁县 | 朱砂、鸡血石,重晶石 | 32 | 黔 南 州 | 瓮安县 | 朱砂、鸡血石 | 33 | 都匀市 | (铅锌)矿物晶体 | 34 | 丹寨县 | 朱砂晶体、鸡血石 | 35 | 三都县 | 柳江石,结核石,朱砂、鸡血石 | 36 | 独山县 | 石炭纪珊瑚化石,(朱砂、水晶)矿物晶体 | 37 | 罗甸县 | 罗甸石(蒙江石),罗甸卷纹石,贵州墨石(贵州黑),罗甸玉,罗甸花斑玉,水墨玉,猫眼石 | 38 | 平塘县 | 平塘草花石 | 39 | 黔 西 南 州 | 普安县 | 北盘江石,贵翠,玛瑙,矿物晶体 | 40 | 晴隆县 | 北盘江石,贵翠,辉锑矿,萤石,纹石,石膏晶体,黄铁矿晶体,玛瑙,七彩石 | 41 | 兴仁县 | 朱砂、鸡血石 | 42 | 贞丰县 | 北盘江石,脊椎动物化石,爬行动物步迹 | 43 | 兴义市 | 南盘江石,兴义生物群,兴义黔太湖石 | 44 | 安龙县 | 南盘江石,安龙黔太湖石 | 45 | 册亨县 | 朱砂、鸡血石,雄黄,雌黄 | 46 | 望谟县 | 望谟罗甸玉
|
石头,乃司空见惯之物。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石头的审美作用与潜在价值被人们大大低估了,甚至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与破坏,尊重和感恩大自然为人类的慷概馈赠和给予,势在必行。 一方赏石,致富一方百姓;知“石”以脱贫,在很多地方已成不争的事实。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贵州不同区域的观赏石资源的地学特征科普一下,以深化和提高人们对观赏石资源的科学认知。 一、西部地区西部涵盖毕节市和六盘水市。其地质构造背景属扬子地块,地层的时代及岩性、所含化石大同小异。故所产之水石、山石、洞穴石乃至部分化石等类观赏石都有相似之处。 该区主要是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大面积分布区,以3.9~2亿年前的海相碳酸盐岩(灰岩、灰云岩、白云岩及泥灰岩等)为主,夹细碎屑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等)、煤及火山岩(玄武岩、凝灰岩等)。区内之岩石类观赏石,除牛栏江、北盘江、乌江上游的三岔河和六冲河等河流及其主要支流产有水石外,还产出山石、洞穴石,以及矿物类观赏石和化石类观赏石。山石以灰岩、云灰岩、灰云岩等形成的乌蒙磬石和广义墨石、黔太湖石为主,典型者如六盘水、威宁等地区的乌蒙墨石(原称乌蒙石、青石等)、乌蒙黔太湖石(原称草海石或乌蒙石、青石等)、乌蒙磬石(原也称乌蒙石)、乌蒙彩纹石及砍纹石等。 二、北部地区该区包括遵义市和铜仁市西部。为约5~1亿年前的早古生代至中生代地层为主的沉积岩分布区;区内由东往西、由南向北,出露地层时代总体由老到新,由海相地层向陆相地层变化。出露的岩石岩性变化规律为从早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的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向中生代中晚期的砂岩、泥岩变化;化石相应地从海相生物化石向陆相生物化石变化。 区内赤水河、芙蓉江、洪渡河及乌江中下游河段流经的地区产出碳酸盐岩类、粉砂岩、砂岩类的沉积岩;岩石类观赏石往往形成产量较大的中低硬度的卵石及水冲石,以乌江石为代表的黔北水石构成了贵州丰富的水石资源地。仅在局部地段的含硅质岩地层或矿区与成矿有关的构造蚀变带附近,有可能形成小规模的高硬质卵石和水冲石。 该区化石类观赏石以三叶虫、腕足、角石、硅化木为主。矿物类观赏石有萤石和辰砂。 三、东部地区该区系指铜仁市东部。出露地层以8.5~4.8亿年前的新元古界和寒武系为主,出露有少量早古生代中-晚期地层。除寒武纪和震旦纪地层的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砂页岩未变质外,其余新元古代地层中的各类岩石均已不同程度受到区域浅变质作用而形成各种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凝灰岩、石英岩、大理岩和绢云母片岩等。化石类观赏石有寒武系的三叶虫、震旦系含藻白云岩和元古代晚期的藻叠层石外,一般未见具观赏性的化石。 清水江所产的优质水冲石——贵州青,即为新元古代的浅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所成。梵净山紫袍玉带石也是新元古代的绢云母粘板岩,其中的暗紫色板岩部分即为“紫袍”,浅白绿色变质凝灰岩即为“玉带”。 该区矿物类观赏石有萤石和辰砂。 该区是贵州多品类观赏石资源的有利地区。 四、南部地区该区包括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和黔南州南部。本区又分东西两部分(东区及西区) (一)东区 主要为黔东南州范围。为我省古老地层主要分布区,除极少量古-中生代地层外,其余均为上元古界古老的浅变质岩、火山变质岩和硅化变质带的分布区,总体上石质较硬而细密,是产清水江石、柳江石等硬质水石的优质原岩(母岩)。清水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的石源地区,也是产自然金、辰砂、水晶等矿物类观赏石的重点地区。 (二)西区 包括黔西南州和黔南州罗甸县,以及与桂西北接壤的地带。主要出露三叠纪早中期的海相细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及部分晚古生代的碳酸盐岩夹细屑岩地层;产出丰富的化石。黔西南州三叠纪中晚期在兴义一带产有海生脊椎动物化石贵州龙、鳞齿鱼、真颚鱼、肋鳞鱼等。区内南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石来自下中三叠系的碳酸盐岩、粉砂岩,石炭-二叠系的硅质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硅质粉砂岩及硅质团块灰岩、黑灰岩、辉绿岩等,母岩的特征直接决定了盘江石及红水河石的多样性。 相关矿区的构造蚀变带的硅化岩石也是本区的重要观赏石母岩。近年本区在罗甸-望谟乐康一带发现有软玉矿(罗甸玉)。 总而言之,正是基于贵州沉积岩王国、喀斯特王国、古生物王国的地质学特点与自然资源优势,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传统赏石文化的繁荣发展,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盛世兴石、赏石活动的兴盛,契合了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内在需求,通过“石”事求是、点石成“金”、“石”来运转、知“石”脱贫的转换升级,在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时代的今天,终于成就了贵州省观赏石王国的地位、塑造了贵州观赏石王国的形象。
2018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