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要闻

集美集智 民企进高校共话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
 “要优化专业设置,发展特色专业,确保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 “要加强校企联动,安排大三大四学生预就业” “学校要注重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认知”。4月28日,近50名民建会员企业家与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领导、老师共话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

微信图片_20240509104525(1)

  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民建厦门市委会主委黄世忠,集美大学统战部部长张晖怀,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吴星旭、院长黄阳平等参加座谈会。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10周年。为更好地学习习近平回信精神,并弘扬“嘉庚精神”,民建福建省委会和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共同举办“民企调研 围炉茶话”周末沙龙活动暨厦门民建企业家座谈会,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据悉,“民企调研 围炉茶话”是福建民建定期举办的参政议政品牌活动,活动已经举办了三期,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此次活动是民建福建省委会首次组织民建会员企业家走进高校,与高校领导和老师开展直接对话。来自市场一线的民营企业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存在人才短缺、企业用工招聘困难、人才适配度低等问题,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建议。而在人才培养一线的财院领导和老师则答疑解惑,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实际,围绕加强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供给等难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双方有问有答、有题有解,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吴志明表示,百余年前,民建创始人黄炎培先生和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同样怀揣“教育救国”理念,分别创办了中华职教社和集美大学。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民建人和集大人共话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意义特殊。他认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都要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市场为导向,从就业需求、从未来变化、从创新力培养、从提升国际竞争力等角度考量,推动深层次改革,助力国家科技突围和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黄世忠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与教育进步息息相关,应辩证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招聘难等问题。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一方面体现出我国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也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困难是暂时的。企业家要看到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优势,通过加强人文关怀等方式,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高校也应突破传统思维,注重学生开放性、绿色低碳思维,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助力新质生产力。

  张晖怀谈到,今年高校毕业生多达1179万人,就业难背后折射出的是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人才结构不对称和毕业生观念不对称。职业环境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影响毕业生的选择,社会应辩证看待“慢就业”这一新型就业态度。学校也将引导毕业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帮助毕业生理性合理择业。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院长黄阳平表示,此次活动为百年财院的发展增添了信心。财院将加大特色人才的培养力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据了解,活动期间,民建福建省委会发挥界别优势,同期举办了民建会员企业、财经校友企业2024年春季专场就业双选会,发动30余家会员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50余个,吸引300多名毕业生到场求职。

  “民企调研 围炉茶话”周末品茗论道沙龙(第四期)由民建福建省委会调研处、民建厦门市委会、民建省直工委会、民建平潭基层委员会、福州大学民建经济研究院、思源·闽善公益基金联合主办,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福建源素建材有限公司承办。


上一篇:民建福建省委会领导“四下基层”走访调研会员企业
下一篇:民建福建省委会召开“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总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