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日,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民建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王宁新带领民建省委调研组一行共4人来到闽清县开展年度省委会重点课题“我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调研座谈。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东桥镇。县委常委、副县长江泳向调研组介绍,该镇近年来依托生态、文化、区位优势,大力推广和保护境内的省级文物保护遗址宋代古窑遗址、旧时龙津朱子讲学地下马亭、朱熹学堂遗址、南坑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同时着力引进表天下、瓷天下、鱼天下、动天下、迷天下、养天下等“六大天下”项目,深入推进“强旅游”战略实施。
随后调研组来到位于梅城镇中心城区的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该街区是闽清县传统村落保护的示范性项目,充分保留和恢复了民国时期“五街九巷、四市一铺”的传统城市格局,并斥资1.38亿,分两期项目修缮古建、提升市政景观,保护省级文保单位文庙、文物点牧师楼及水门、县署等两处历史遗迹和10处历史建筑。闽清县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的努力成果得到了调研组的高度赞许。
下午,调研组在县政府召开座谈会,会上,县城乡规划统筹办、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文体与旅游局、政协文史委、博物馆等单位分别就闽清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现状和存在困难进行了汇报。江泳副县长总结指出,闽清县现有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14个省级传统村落,古村古建文化底蕴丰富,但在保护和活化利用中存在部分历史建筑产权不清、部分村民保护意识淡薄和缺少古建修缮能人工匠等问题。
王宁新专职副主委对闽清县整合多单位古村古建保护职能成立城乡规划统筹办,做到规划为先、摸清家底、统筹保护的做法表示赞赏,并充分肯定了闽清县古建修缮中发扬传承工匠精神,做到修旧如旧,避免保护性破坏等相关举措。她同时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未来能从立法上开始抓古村古建保护,逐渐试点宅基地产权退出机制;
二是当地政府能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明晰产权,形成合力,做好古村古建保护修缮工作;
三是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工具,打造古村古建靓丽名片,同时整合旅游业、快递业等相关行业,让旅客走进来,特产走出去,共同促进县域发展。
会后,调研组还走访了位于坂东镇新壶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宏琳厝,了解了该古厝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和2016年“7.9”特大洪灾后的修缮工作进展。
省政协委员、福建广电网络、民建福建省委信息与网络创新委员会副主任余矩生,民建省委组织处调研员,省直工委专职副主委程剑薇和民建省委调研处副主任科员陈博楠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