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9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主委、省中华职教社主任吴志明带领民建福建省委调研组一行到武夷山市,就武夷山岩茶发展路径开展课题调研。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武夷山岩茶种植、制作、销售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对做强做优产业提出具体建议。
28日下午,调研组在武夷山市委统战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
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旅游局、发改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茶业局、林业局、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水利局等当地有关政府部门、茶业同业公会、部分茶叶重镇和永生茶业、香江茶业、瑞泉茶业、玖鹤茶业和武夷星茶业等茶企代表受邀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各单位代表分别发言并深入交流。武夷山市近年来在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茶旅结合振兴岩茶产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但毁林种茶行为屡禁不止;当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防护压力依然繁重,茶企多但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特别是龙头企业)很少,无证经营和恶性竞争现象严重;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现象,直接影响武夷山岩茶品牌声誉;上级行政部门未能实现协同管理,导致茶叶食安追溯系统贴码太多(每个包装盒上要贴四个码),对茶企生产经营和消费者防伪鉴真,都造成一定困扰等问题也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和深入讨论。调研组专家分别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中共武夷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吕琳,武夷山市副市长范震昆认真听取与会代表和调硏组成员的意见建议,表示将认真研究、加以吸纳,并向调研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吴志明主委就座谈会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要加强武夷山岩茶的宣传。可通过精选宣传语,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如现有的“何处名山能如此,半盏红袍已销魂”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等经典宣传语应予以大力宣扬。
二要注意风险防范。近十几年来,武夷山岩茶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但总产值目前也只有20多亿,产业规模较小还十分脆弱。目前武夷山岩茶过度炒作和假冒伪劣问题并存,有的岩茶动辄一斤十几万元,甚至贵过黄金;同时,受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和无序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武夷山岩茶的信誉度明显下降,去年茶农手上中低端茶叶已经出现积压,滞销率达到40%左右,形势比较严峻。岩茶市场引导管控不好,就有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重演普洱和铁观音茶产业严重滑坡的局面。
三要学习茅台酒产业的发展经验。武夷岩茶与贵州茅台相似,都是特殊地理区域所造就、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产品。当前茅台集团的市值超过8000亿,年产值近500亿,占贵州GDP的5%左右;而去年武夷山岩茶产值只有23亿,两者绩效天差地别。我们要借鉴茅台做法,通过产业链兼并重组,充分整合资源,建立“武夷山岩茶专卖平台”(由当地主要茶企+大户茶农等兼并重组成大型股份制企业),进一步强化发展规划,保护生态环境,严控制作工艺流程,集中规范经营渠道,加强市场监管认证,确保市场货真价实。推动“武夷山岩茶专卖平台”在香港和内地主板上市,实现公司快速扩张增值,保障合并入股的茶企增加收益,吸引带动更多茶企入股,通过市场化手段做大做强,逐渐形成对市场的有效控制,走出一条类似茅台酒专营模式的新路子,从而确保我省茶叶在全国的龙头老大地位不动摇。
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王宁新主持会议。
南平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市科技局局长黄艳珠参加座谈会并陪同调研。
29日,调研组前往民建会员企业武夷山叶伟茶业有限公司、香江茗苑茶旅融合项目和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调研,进一步了解武夷山岩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南平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南平市委专职副主委陈妙玲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