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要闻

含笑扬眉对苍天:纪念成思危同志逝世一周年
  7月12日,是成思危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
 
  去年7月,民建福建省委在同心楼举办了成思危同志追思会
 
  今日,我们转载去年此时“统战新语”八音盒所撰文,以寄哀思,深切缅怀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

成思危:“含笑扬眉对苍天”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成老的后半生与多党合作事业结缘,成就了多党合作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参加民建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1994年,59岁的成思危被任命为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他未曾预料到的是,自己的政治生涯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此进入崭新的阶段。
  成思危回忆说:“1994年九、十月间,当时的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老先生找到我,动员我加入民建。我当时想想自己都快60岁了,一直是无党派人士,退下来可以写写文章、教教书、带带研究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如果这个时候再加入民主党派,担子重了,有义务了。但是起孟老先生一席话,还是给我很多启发。他说你不是希望能够报效祖国吗,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中共中央非常重视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个作用就不同了。他的话打动了我,所以我决定参加民建。”
  1995年1月,成思危加入民建,年底当选民建中央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高票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原来的设想,60岁从技术干部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去教书,就没想过从政,更没想到今天还在这里工作。参加民建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我由此从为学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成思危回忆起从政之初的往事,感触良多。
  当选民建中央主席后,成思危写了一副对联:“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淡薄名利,知足长乐。”这副对联现在还悬挂在成思危家中的客厅里。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
  从新中国成立时毅然返回内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到成为民建中央主席参与多党合作事业,成思危见证了新中国建设、改革六十多年的历程,始终抱持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毕生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在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合作共事的历程中,成为值得信赖的挚友和诤友。
  成思危经常结合切身体会阐释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他以“大合唱”来生动比喻多党合作的故事至今为人称道。
  他在一次回答提问时说:“从历史上看,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才取得了民族独立,这些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外国的朋友不理解我们的政党制度,说你们作为一个政党为什么要受共产党的领导。我说,你们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你争我拽,非得把对方压倒不可。我们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虽然一个是执政党、八个是参政党,但是我们整体是和谐的,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既然是大合唱,当然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大合唱就是既要突出主旋律,还要防止噪音。”
  作为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成思危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这也是他参政议政的座右铭。他说过:“参政议政不能使大家都满意,只要你的意见是为了人民,就不要怕得罪人。”在和中共领导人协商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成思危提出了不少坦率和尖锐的意见,他说:“因为我觉得作为诤友就应该这样做。我的前提是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所以我还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来发表意见”。
 
  “不但要有‘唱功’,更要有‘做功’”
  成思危当选民建中央主席恰逢世纪之交,面临着在新时期弘扬民建优良传统、不断推进自身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成思危提出了新时期的建会目标,即把民建建设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机制上健全,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成思危经常说:“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不但要有‘唱功’,更要有‘做功’,需要通过有效的工作来贡献我们的力量。”他不仅这样说,而且率先垂范。风险投资及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是成思危进行了拓荒式研究的领域,他利用履职的平台,积极建言献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他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一号提案”,掀开了中国风险投资大发展的序幕,当年“风险投资”成为网上第一热词。
  2003年,他提出采取“三步走”的办法建立二板市场,先参照主板的条件设立科技板块,然后降低门槛、扩大容量,最后建成创业板。由此,他被称作“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中国创业板之父”。
  在成思危的倡导和支持下,民建创立了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和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成立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为支持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帮助老少边穷地区扶贫济困和支援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民主党派参政履职的重要品牌。
 
  “这个志愿还将使我的余生过得更有意义”
  很少有人知道,成思危早在2007年就身患癌症,他以超乎常人的坚毅和乐观,一方面与病魔顽强抗争,一方面继续关注国家改革发展大业。在手术后刚刚一百天,他就重新投入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鼓与呼,人们感慨“他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
  2014年11月以来,成思危病情不断恶化、几次危重,但他在经过抢救恢复神志清醒后,仍然心系国家大事、思考重要问题,豁达乐观地谈工作、谈生活,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家人和同志。
  今年4月7日,他在《中国书法报》发表了《文化的使命与技术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的文章,5月2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研究金融问题须有战略观》的文章,拼尽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光和热,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所有的智慧。
  成思危说过:“我毕生的抱负就是能为振兴中华、富国强民做点事。以前,这个想法帮我闯过了人生一道又一道关口,今后,这个志愿还将使我的余生过得更有意义。”这是光明磊落、孜孜不倦的肺腑之言,也是历经风雨、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2015年6月11日,成老的80岁寿辰,孙春兰同志前往协和医院祝贺。病房里欢声笑语、暖意融融,成思危当场赋诗一首《八十回眸》,表达谢意,感怀人生:
畅游人间八十年,狂风暴雨若等闲。
雏鹰展翅心高远,老牛奋蹄志弥坚。
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
功成名就应无憾,含笑扬眉对苍天。
 
  成老,一路走好!
 
 
 
 
 
 
 
 
 
成思危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在数十年奋斗历程中,从未动摇过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毕生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在参政议政和科学研究的不同岗位上,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他领导民建的10多年,是民建团结奋进、务实创新、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2015年7月12日0时34分,成思危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相关链接:
 
民建福建省委举办成思危同志追思会
 
郭振家在民建福建省委举办成思危同志追思会上的讲话
 
林强:鞠躬尽瘁 无愧于心——深切缅怀敬爱的成思危主席
 
天地精神照汗青——写在民建福建省委会召开“成思危主席追思会”之际

上一篇:福建中投汇金股权投资基金募股座谈会在民建省委机关召开
下一篇:黄世忠带队厦门市政协民建界别委员参加港口建设视察和提案办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