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要闻

郭振家:21字建言经济新常态下的福建发展
 
\ 
 
       1月29日上午,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福建省委主委郭振家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代表民建省委发言--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福建发展的“21”字建言。
       2014年,中央对福建省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给予福建更多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习总书记来闽考察提出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为福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使未来福建经济适应新常态经济运行特征及规律要求,在此提出“重市场、微刺激、励创新、促创业、去杠杆、固实体、净环境”21字建议。
        1、重市场。一是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主体功能边界,防控市场与政府行为之间的交叉、错位与无序。特别是要抓住福建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创新,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安排和经验。二是必须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市场定价机制基础上,建立健全市场制度体系。在市场制度建设方面,要完善全省土地产权与交易制度,防止随意征地。要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技术与知识创新。要推进市场交易自愿让渡制度与等价交换制度,建立健全对强行买卖、控制物价等垄断市场行为的监管制度。三是必须加快市场数据与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依据“数字福建”建设规划要求,着力建设福建数字化信息市场,大力推进内含市场主体特征、市场供求运行趋势、市场产品质量及市场交易价格等信息的市场公共数字化信息平台。在市场公共数字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上,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市场资质及市场信用体系,确保市场高效有序运行。
        2、微刺激。要按照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要求,牢牢抓住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福建自由贸易区建设给福建带来的发展战略机遇,科学而精准地找到经济刺激的领域与重点。一是要引导国有资本,特别是要激励民间资本向铁路、港口码头、通讯信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并要刺激社会资本加大对现代农业、新能源、生态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民生经济领域投资,从而为福建经济现代化与改善民生夯实经济基础。二要以祖地文化、宗亲文化为纽带,进一步扩大海峡论坛的品牌效应,扩大“海峡旅游”规模,加强闽台教育、科技、医疗以及青少年、乡镇村里等领域合作,并深化与港澳侨的合作。三是要以泉州为中心,发掘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福建海洋经济并繁荣东南亚、中东及非洲海上丝绸贸易;依托福建海外华侨,大力发展福建海上跨国旅游。四是从我省实际出发,打好小城镇综合改革发展战役,并注重展现特色,强化集聚功能,坚持走有深厚内涵、有福建民俗特色、有现代品位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提高城镇化质量。
        3、励创新。一要依据科学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构建知识与技术相耦合,技术与金融相融合,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政府相协同的创新平台。运用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励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创建公共科技创新基地。发挥“6.18”虚拟研究院、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作用,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二要健全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知识、技术成果市场定价机制,推行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为目标的产业技术政策,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并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努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水平。三要逐步取消学校、科研机构的行政级别,建立学术评价与市场应用评价相统一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广大科研工作站的创造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自贸区发展等各方面人才,为省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要有序推进福建公共技术平台、省市图书馆以及厦门大学与福州高校园区的图书信息数据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充分提高公共科技平台与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五要加大对互联网产业、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的扶持力度,抓住新一轮商业变革时机,促进我省互联网产业做大做强。
        4、促创业。一是改革教育制度,创新大学课程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各类创业型大学,有序将新建的独立学院以及各类中专升专科、专升本的学校回归其职业技术教学体系,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准备条件。二是建立创业孵化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与场外融资市场,积极为各类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三是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减少创业规制,降低创业市场准入条件,为创业者提供便捷服务。
        5、去杠杆。一要建立健全家庭、企业和政府等社会主要经济活动部门的信用数据体系,摸清它们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的真实情况,遏制、降低地方政府、企业和家庭过度使用金融杠杆进行负债投资,特别阻止进行以博取资产价差为目标的高“杠杆化”投机行为。二要加强债券市场与资本市场杠杆融资监管,降低债券发行和股权融资利率积极推进金融去杠杆化。三要加强民间影子银行、信托公司、互联网金融、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监管,严防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融资操作。
        6、固实体。一要完善金融贷款通则,大力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方面应强化福建金融机构客服经理的社会责任考核,严防、严惩信贷机构及人员的黑箱内部利益交易,严控信贷资金在银行和金融中介领域往来内部流通,或者利用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以及票据贴现等形式,进行各种短期投机贷款,进而导致全面社会融资成本上升与金融风险的扩大;另一方面要放松存贷比,放大贷款规模,使企业能在表内合规进行融资,从而没有必要去做信托、理财、同业等业务,这有利于收短融资链条,降低最终端的融资成本。二要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企业参与实体企业的兼并重组,建立以税收贡献和产品、技术改造为导向的产业促进机制,努力提升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三要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政策,有效引导国有资本投资方向,促进福建民间投资本和海外投资回归实体经济,与此同时,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体制改革,拓展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渠道,着力面向实业发行债券与股权融资,减少资金在金融领域的流通环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四要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辩证关系,防控金融寡头控制实体经济发展,并有效遏制因虚拟经济领域中的过度投机、暴利行为而消弱投资实体经济发展的趋势。
        7、净环境。一要探对所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确权登记,建立完善自然生态产权数据库,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及财富价值评估制度。二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摸清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的资产负债情况,以此建立、完善自然生态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三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依法治理,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红线管控法规。四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绿色GDP考核机制。





上一篇:我会省政协委员继续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王光远建言:支持闽商回归创业助力福建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