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0日,民建福建省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科员、机关工会委员罗昌玖作为省委统战部驻村扶贫干部,担任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洋山村第一村支书。
洋山村地处险峻的天竺山上,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省定贫困村,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罗昌玖下派到村后,牢记省委、省政府的抚贫工作部署,发扬武警转业干部不怕苦、不怕累精神,努力克服两地分居、生活不便等困难,以村为家,以苦为荣,扎根山区、认真履行驻村干部职责。他经常奔波于9个自然村之间,访贫问苦,帮助村民谋划致富的路子。村民们对他放弃在省城享福,不辞辛苦下乡,真心实意帮他们致富都很感动,短短几个月罗昌玖就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为了推动洋山村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罗昌玖认真贯彻2007年5月11日洋山村挂钩扶贫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体干部群众修建洋山村通村水泥路,并争取省委统战部、民建福建省委资金上支持。2008年1月5日,洋山水泥路终于通车,实现洋山几代人的梦想,为洋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日报》、《湄洲日报》做了专门报道。
罗昌玖说,洋山盛产洋山黑羊、兴化土鸡,还有1.79万亩山地,交通条件改善后,村里计划建设巨尾桉种植基地、黑羊养殖基地和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开发石材资源。目前,他已上报建设洋山黑羊养殖基地的规划事宜,积极争取资金鼓励当地群众发展洋山经济。据悉,民建福建省委已正式把洋山村定为2008薪火计划示范村。
相关链接: 福建日报2008年1月11日新闻报道《走出大山三十六弯》
(青青)
责任编辑: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