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建国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促进西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6月20日至2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民建西 部11省、区、市的代表;会议特邀民建东部、中部18省、市的同志及部分民建会员企业家参加,共有代表90余人。民建福建省委郭国华、马兰参加了会议。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黄瑶代表中共贵州省委出席会议,向会议表示祝贺,对民建中央多年来在贵州开展扶贫工作表示感谢。
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在会上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自然、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贫困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不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为此,扶贫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要求各级政府强化扶贫职责,加大扶贫投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的效率,并要求继续开展扶贫点工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个交流平台,发扬传统,继往开来,集中议题,认真持续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总结经验,加强联络,扩大交流与合作范围,为做好新时期的社会服务工作,为促进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小组讨论会上,陈明德还对福建为贵州省的劳动力转移、智力扶贫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希望福建继续创新扶贫机制,使扶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会议邀请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黎明、国务院扶贫办国际与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江列分别作了关于“促进西部开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好扶贫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告。
会议就“东部支援西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扶助农村”,加快西部非公经济发展,促进东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西部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会议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西部的“三农”问题还相当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多的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起步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的中国民主建国会,与经济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会议希望民建各级组织继续发挥优势,努力联络全社会,引导国内外各方面力量,共同关心和热情参与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会议号召民建各级组织,紧紧围绕中央部署,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最广泛地凝聚会员力量,加强内引外联,因势利导,促进东西部互相协作,协助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的“一体两翼”扶贫战略,整体推进扶贫开发,引进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西部省区扶贫工作及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开展,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西部经济社会与东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新贡献。
各参加单位向会议提交了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是结合西部大开发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建言献策,有助于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时参考。
出席会议的部分企业家就贵州省部分经济协作项目与贵州代表进行了洽谈;部分代表考察了民建中央的帮扶县(黔西县),并就参与民建中央的后续性扶贫项目进行了洽谈。
经民建西部11省、区、市委负责人会议研究决定,2007年的会议由民建重庆市委主办。
(郭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