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
青少年吸食毒品的诱因
无知和轻信: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中的情况下吸食毒品,有80%以上是在不知道新型毒品危害情形下。
贪慕虚荣、赶时髦:错误的人生观导致许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最终断送了他们本来美好的前程。
借助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一些青少年试图借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这种不积极的心态,其结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车”。
交友不慎:许多年轻人染毒是来自周围的不良影响,坚决拒绝这种不良影响是唯一的选择。
赌气或逆反心理:“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不服气、不甘心、不认同的较劲心理,在许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你说毒品可怕,我就不怕;你说毒品难戒,我就吸一个给你看,正是这种逆反心理,促使一些年轻人自己跳进了火坑。
追求刺激和享乐。
受毒贩引诱。
学校如何预防合成毒品
(1)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渠道与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特点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2)讲解有关正确对待青春期、提高自尊心、调节情绪、面对压力、对待挫折等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不借毒解闷、借毒消愁。
(3)针对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是新型毒品传播高危点的事实,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拒绝进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人群,引导学生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
(4)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禁毒活动,如“不让毒品进校园”、“禁毒志愿者行动”等等。
家庭如何教育子女不沾染合成毒品
(1)经常耐心听取子女的意见,和孩子交知心朋友,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随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家长要掌握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知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教师。
(3)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更要做榜样,首先不沾染毒品。
(4)尽量少让孩子去治安复杂场所。
(5)教育孩子慎交朋友。
(6)教育孩子从小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7)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有异常表现,应引起警惕。
青少年“自卫防毒”
(1)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
(2)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谎言。如: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
(3)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兴奋药、镇静药等)。
(4)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自弃,自暴自弃,更不能借毒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