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福建省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官方网站  校长信箱

学生成长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成长 > 德育建设 > 德育研究
举办儒家思想讲座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4-03  浏览次数:19420次 分享:0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福清龙华职专政教处于4月2日邀请学校传统文化专家郭有贡老师为财经专业科师生做了一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专题讲座,200多人到场聆听。晚上7:00元洪楼六层会议厅里掌声雷动,郭老师所做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专题讲座,引起了在场师生们的广泛热议和强烈共鸣。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朗朗的诵读声中,一首《弟子规》拉开活动序幕。资深的传统文化专家郭有贡老师用丰富阅历、广博的知识,言传身教,向同学们阐述着“孝悌也者,仁之本也”的哲理。郭老师说:“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堪称国粹,道者,道理、真理也。仁爱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它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同学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文明美德。”

    郭老师让同学们朗读他发给大家的《常礼举要》材料。“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郭老师解释说,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运用礼仪的场景,但是只有少部分人在实际交往中能运用得恰到好处。现在,大多数人缺乏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术,礼仪这种体现一个人品行修养的内在素质也是很多人所缺乏的。对于多种不文明行为,如排队加塞、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公交站前一哄而上抢座、汽车横冲直撞从老人小孩身旁呼啸而过……这些缺乏礼仪的行为是一面镜子,照得出一个人的品格与修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风尚与文明水平。

    郭老师介绍说,《常礼举要》是台湾佛教界著名的李炳南居士从中国古代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中摘录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知道的礼节。分别为: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和称呼。我们学习礼仪知识,不是繁文缛节的卷土重来,而是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关于国人出游陋习的新闻屡见不鲜。“锦昊到此一游”、中国游客在法国卢浮宫水池里泡脚、杭州西湖集体洗脚……看到这些新闻,很多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无语”与“汗颜”。“礼节这件事,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就是极野蛮的民族,也有他们的一套礼节。人与人沟通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

    “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郭老师解释说,街道旁可能有生活困难的老人卖点水果、青菜了,跟他讲价讲得都靠墙上了,最后走再拿一根,这就不妥。你为什么就不能少吃一口呢?这个老人是肩挑小贩不是大款啊,大款你可以跟他讲讲价,他要的是虚价,你能砍下一半来。小贩自己产的这点东西挑着多远的路来了,我们不要占那个便宜,应该有慈悲的心。“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需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什么意思呢?我对你有帮助施恩于你,别动不动就说,你怎么忘了我给你办的那件事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错了。我们要懂得施恩求忘,善与人知,不是真善的道理。受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经常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说这样的话,也常听到别人说这句话。是说受到人家的恩惠,应该常记着别人对自己或家庭的好处,要懂得感恩。“开罪于人需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我们说话哪一句不当心会得罪了人,发现了一定要请对方谅解。

“开罪于我需加恕”,如果别人哪句言语冒犯了我,我要宽恕他,不要计较。大人不把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开阔一些,可能他说过后也后悔了,你何必记在心里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拿原谅自己的态度原谅别人,拿埋怨别人的态度来埋怨自己,我们还会吵架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本意是说在西瓜地里路过,若是鞋带掉了就不要蹲下提鞋子,在李子树下下经过时不要整理帽子,这些会担嫌疑偷拿别人的果实。我们有些人因为缺少传统礼仪的教育不懂规矩,比如你到财务室办事,人家正点钱,你就不要往前凑;人家开电脑在输入密码,你要懂得回避,这叫避嫌。

    郭老师说:“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历史地位。中华美德集中体现在儒学伦理道德上。联合国高度重视孔子思想在全世界的传承与弘扬,现有78个成员国建立了孔子学院,孔子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同,特别是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尊“孔”传“孔”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对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有一种紧迫感。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美德思想发展到现在已2500多年,其间经历了几次摧毁性的冲击,但结果是打而不倒,批而不臭,这足以说明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有着指导和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实意义。儒学是经典,美德是国粹,抛弃儒学社会就动乱,弘扬儒学社会就稳定发展。因此,弘扬儒学文化,承传中华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最后,郭老师希望同学们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向上的心理,知爱懂礼行孝,形成这种好的品质,使之受益终身。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教师们一致认为,身为教师有责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让学生们亲近、热爱传统文化,在学习古圣先贤的经典中,开启智慧,塑造健康完美人格,形成优秀道德品质。

    一位参加讲座的财经专业的学生感触颇深,他说:“通过今天这场讲座,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它为我的人生指明了道路,教会了我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做人,懂得了孝亲尊师,学会了日常礼节,并能够在生活中学会自立自强,我们由衷感谢学校举办的活动”。

    另一位参加讲座的学生表示,学校举办中华传统美德讲座,提升了同学们的精神境界,同学们在文化积淀、道德素质、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讲座有助于同学们继承传统美德、崇尚文明礼仪。同学们将逐步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从而成为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政教处 陈伟



COPYRIGHT © 2021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693号 闽ICP备06001945号
地址:福清市融城文兴路60号 邮箱:webmaster@fqlh.com

联系电话:

0591-85210049